极目新闻通讯员薛源张亚敏
9岁女孩睡觉打呼噜,没想到是喉咙里长了一个葡萄大的“疙瘩”,一查竟是肿瘤。近日,武汉儿童医院专家团队联合达芬奇机器人,从嘴巴为入口切除肿瘤,还避免了传统手术的颈部瘢痕。
婷婷(化名)家住湖北黄石。3个月前,妈妈发现婷婷睡觉时打呼噜,而且声音很大,本以为是腺样体肥大,结果医生检查时发现孩子的喉腔里长了一个大疙瘩。转到武汉儿童医院耳鼻喉科门诊,医生通过电子喉镜看到,婷婷左侧咽喉部有一处类圆形粉色肿物,有一颗葡萄大小,且遮挡了大部分声门区域,影响到咽喉通气,这是睡觉打鼾的真正原因。
这么大的肿瘤怎么切?该院耳鼻咽喉科主任医生夏忠芳介绍,传统手术需从颈外切开,创伤较大、出血较多、恢复期较长;而常规使用的经口内镜辅助下微创手术,又因空间狭小,难以充分暴露肿瘤。更棘手的是,肿瘤周围密布重要神经和血管,手术风险极高。
这场硬仗怎么打?耳鼻咽喉科专家讨论,决定搭档达芬奇机器人手术,它有高清的3D视野、灵活自如的操作手臂,能辅助医生完成高难度操作。在麻醉科配合下,耳鼻喉科团队通过口腔完整切除了肿瘤,术中病理检查确诊为罕见的咽喉部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。
耳鼻咽喉科专家联合机器人为患儿进行手术(通讯员张祖国摄)
术后,婷婷恢复顺利,未出现声音嘶哑、出血、呼吸困难等并发症,第二天就正常进食,睡眠质量明显改善。
夏忠芳介绍,血管周上皮样细胞肿瘤是一种可发生于全身多器官的肿瘤,但在咽喉部罕见,国内外只有零星报道。婷婷虽不幸患病,但得益于机器人微创技术,获得了最优治疗。医生提醒家长,若孩子突然出现声音嘶哑、异常打鼾等症状,应及时到耳鼻喉科排查。
夏忠芳为患儿进行检查(资料图)
诚信配资-诚信配资官网-配资炒股公司-南京配资开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